長榮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關稅戰沒有讓需求消失 只是壓抑而已

長榮25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川普發動關稅戰之後,需求沒有消失,是隻是壓抑而已;長榮海運的大陸船舶比重不多,對於整體營運沒有影響。 黃淑惠攝

長榮(2603)25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表示,第1季貨量運價都好,獲利有望優於預期;川普發動關稅戰之後,需求沒有消失,只是壓抑跟遞延而已;長榮海運的大陸船舶比重不多,對於整體營運沒有影響。

川普發動大規模的關稅戰,大陸出口到北美的貨量急速下滑,市場擔心海運市場概況,吳光輝分析,貨櫃運送的多半是民生需求品,短期內中、美的貨會消失,然而還有東南亞、南美、歐洲等市場需求依舊存在。

吳光輝認爲,對於大陸到北美的貨急速減少,大陸北美海運只有成長率的問題,沒有衰退問題,需求不會不見,只是被壓抑而已。美國發動貿易戰的手段,應該是目的性,預測應不會持續太久,美中應該有智慧去妥善的處理這個問題,否則最後還是消費者買單。

吳光輝也坦言,因爲有關稅戰的問題,今年能見度和往年相比較爲混沌不清,尤其遠東到北美泛太平洋航線,長榮的客戶都是以剛性需求爲主,只有成長率高低、沒有衰退的問題,應該只是出貨時間遞延的問題,沒有悲觀的理由、整體而言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長榮25日召開法說會。 黃淑惠攝

爲應對關稅戰引發的市場波動,航運業目前採取空班、減班或撤線等措施,以適應需求變化。然而,這些調整牽動的不只是船期,還涉及船隊調動、港口泊位、內陸鐵路與卡車轉運,以及空櫃的調度,對整體供應鏈的穩定性構成挑戰。

長榮海運也同步加快航線優化、拓展區域市場、強化全球網絡,靈活配置艙位,同時提升轉運效率,來應對供應鏈變動與地緣政治風險,提升整體營運韌性。

長榮海運依據不同航線及市場的營運特性,選擇具競爭優勢的船型進行佈局。整體船隊中,屬中國船廠建之船舶,目前皆佈署在歐洲及亞洲區域航線,並未配置於美國航線。此外,若將經董事會覈准並依法公告之未來三年內預計交付的新造船計入計算,中國造船的佔比預估在20%左右,爲因應潛在市場變化提供充足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