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府永續施政成果發表 落實城市循環經濟與市民幸福永續

▲新竹市政府今(16)日舉辦「安居科技城 幸福真永遠:循環經濟幸福永續施政成果記者會」。(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記者蔡文綺/新竹報導

新竹市政府今(16)日舉辦「安居科技城 幸福真永遠:循環經濟幸福永續施政成果記者會」,由代理市長邱臣遠主持,環保局長江盛任及產發處長嚴翊琦報告施政成果,新竹市議會市議員林慈愛、徐美惠也出席給予建言。邱臣遠說,此次記者會向市民報告自高市長上任以來市府在永續治理、循環經濟、環境監測、企業合作等多方面具體成果,展現以創新、科技、永續思維,打造宜居永續新竹市的決心。

邱代理市長表示,高市長積極將永續理念融入城市治理,上任不久即成立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與專責辦公室,整合跨局處資源,推動具體行動,全面盤點竹市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施政成果與規劃,並定期邀集相關領域專家委員,共同檢視新竹市永續重點議題進展,爲竹市「安居科技城」願景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邱代理市長提及,永續發展及淨零排放爲全球趨勢,爲提高環境品質及擘劃永續藍圖,112年出版新竹市第二版永續發展自願檢視報告,擴大檢視17項永續發展目標,納入84項在地特色指標,獲得臺灣企業永續獎之「永續報告-政府機關自願檢視報告」金獎殊榮,且預計於今(114)年底公告第三版。去(113)年公告「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扣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3氣候行動,務實規劃各項節能減碳措施,積極面對淨零挑戰。竹市自2005年至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排10%,提前達成2025國家減排目標,並已設定2030減排30%、2040減排60%的階段性目標。

林慈愛議員表示,非常肯定高市長、邱代理市長以及市府團隊在推動永續發展上的積極作爲,從廚餘堆肥、智慧回收設備到設定立減碳階段目標,都展現出竹市邁向「淨零永續」的決心與行動力。她也建議市府在推動循環經濟政策的同時,也能結合原住民族的手工藝、文化資源,並將原住民青年聲音納入ESG政策參與,成爲這場永續行動的一份子,打造永續、包容的竹市。

徐美惠議員指出,市府團隊積極推動循環經濟與永續治理已展現出具體成果,包含打造空氣品質、水質、噪音監測系統以及老舊機車汰換補助、綠建材再利用等政策,在各層面都能看見市府以前瞻思維,逐步落實永續目標,保障市民健康與生活品質。未來市議會也願意持續提供建議、促進溝通,期待未來的竹市不僅是「安居科技城」,更是一個幸福宜居、全民參與、充滿歸屬感的永續城市。

環保局表示,高市長重視環保,市府投入逾2,500萬元完成廚餘堆肥廠建置,後續依法向農業部申領肥料登記證,實現「廚餘變肥料」的完整循環鏈;同時推動13站24臺AI無人智慧回收機,並全國首創於百貨商場設置大型智慧回收設備,至今已累積回收超過6.5萬公斤資源;廢玻璃則透過創意與技術,轉化爲具美感與實用性的再生藝品,開創淨零綠生活新契機;於焚化廠方面,市府已投入4.45億元完成第一期升級整備,提升處理量與穩定度,並推動焚化底渣再利用,製成具環保標章與綠建材認證磚品,應用於市內公共工程,真正實現「零廢棄、再循環」的目標。

環保局說明,爲提升環境品質與監控能力,市府布建300臺空氣感測器,建置空氣品質監測網、水質監控網、升級噪音取締設備,全國首創車載式六合一稽查技術,全面即時掌握環境狀況,守護市民健康;另擴大淘汰老舊機車換購電動機車補助政策,現電動機車數已佔全市機車數5.6%,在非六都城市中排名第二。

產發處表示,市府於112年9月成立「新竹市政府ESG媒合平臺」,推動企業落實社會責任,於同年12月底成立「新竹市新創動能辦公室」,提供一站式諮詢窗口及專業輔導,服務在地新創企業,營造友善環境,鼓勵新創團隊在地紮根,有效扶植創新育成,介接政府新創資源,活絡新創生態圈。

產發處說明,新竹市立動物園於去年開始推行ESG「新竹市立動物園動物環境豐富化設施計劃」,目前已有7家企業(臺灣ASML艾司摩爾、久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採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興儲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ACH時尚公司、臺灣羅德史瓦茲公司及宇辰系統科技公司)投入共400位人力與動物園合作,由動物園保育員與企業員工共同爲動物老虎、浣熊、馬來熊、臺灣獼猴、馬來猴、狐獴、絨鼠等動物創作遊具,增加動物行爲豐富化,共同守護動物身心健康。此外,元太科技公司也透過ESG平臺與市府合作完成香山溼地無光害太陽能電子紙告示牌,展現企業與地方永續理念緊密結合,奠定良好保育觀念基礎。展現企業與地方永續理念緊密結合,奠定良好保育觀念基礎。

產發處指出,竹市坐擁科學園區,具備得天獨厚的產業環境,進而帶動周邊產業經濟蓬勃發展,隨着大環境不斷變遷,創新創業需求日益提升。新創動能辦公室的成立即是市府打造友善創業環境的重要里程碑,透過深化各項支持新創措施,整合中央與地方產官學研資源,協助新創團隊各相關面向突破與提升,至今單一窗口諮詢服務逾360人次,提供專業諮詢輔導達30家廠商,辦理新創課程及媒合交流等活動,超過20場次,爲竹市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新動能。

產發處補充,香山溼地海洋保育教育中心今年6月20日啓用,爲北臺灣第一座海洋保育教育中心,一樓爲常設展區,透過圖文與影音介紹海洋保育與溼地知識;二樓展示香山溼地四季風貌,三樓則規劃爲特展空間,辦理各類主題展覽,強化學習體驗。全館透過多媒體展示、互動課程、生態旅遊導覽及季節性特展的全新教育場域,結合香山溼地豐富生態,串聯新竹市各級學校、社區與企業團體,培養民衆成爲環境保護共同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