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邊城靖西端午藥市旺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廣西百色6月2日電 題:中越邊城靖西端午藥市旺

作者 俞靖 楊陳

端午節,盛行於中越邊城廣西百色靖西市的壯族端午藥市客商雲集,藥農們沿街設攤,空氣中混合着鐵皮石斛、雞血藤、田七、迷迭香等中藥材香氣,中越兩國民衆尋藥逛市集,感受中醫藥文化。“在越南也有鍼灸推拿,這次我們入境中國,爲淘些好藥材做中藥湯。”越南青年陳氏蓉近日受訪時說。

靖西壯族端午藥市(下稱藥市)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作爲藥市“常客”,廣西靖西壯醫藥學校校長趙妙元每年赴藥市義診,以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展示,推廣壯醫藥文化。

據趙妙元介紹,端午節前,他便帶領學生上山採藥,爲藥市做準備。每年藥市匯聚數百種藥材,各地藥農和藥商扎堆,爲學子們實踐交流提供平臺。他表示,中越邊民對中醫藥診療手法接受度高,端午藥市依託豐富中藥材資源得以形成,並長期舉辦,已成爲民間醫藥交流傳承的盛會。

南寧市中藥材手作體驗近來受到年輕人熱捧。“90後”劉菲在南寧經營着一家草本藥香堂,在端午假期推出“聞香識藥”手作沙龍,參與者中不乏年齡較小的消費者。人們端坐檯前,將艾草等中藥材塞入各式潮流香囊中,配以鈴鐺和鮮花等個性搭配,感受端午民俗文化。

劉菲介紹說,隨着年輕人羣體中掀起養生潮,她應勢推出藥香枕頭以及中藥材耳環等產品,藥香枕頭用艾草、茶籽、首烏等搭配,通過防脫髮提示和藥香助眠體驗,提醒消費者早睡並減少焦慮。她表示,端午假期與國際兒童節重疊,香囊手作課早在假期前便預約爆滿,手作課爲消費者講述端午文化,寓教於樂的方式讓不少家長領着孩子來體驗,在玩樂中感受中草藥文化。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藥用植物研究等方面合作不斷加深。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植物園對外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沈瑗瑗認爲,靖西端午藥市吸引越南高平省藥農前來參與買賣,形成了天然的跨境藥材集散地,中越民衆通過端午節佩戴藥囊、草藥泡浴等共同習俗,推動醫藥文化認同。

目前,廣西正依託毗鄰東盟的區位優勢,拓展與東盟國家醫藥相關領域合作,依託中國—東盟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平臺,實現東盟傳統醫藥領域人員培養、開展跨境醫療合作等。

據沈瑗瑗介紹,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植物園自2017年便與老撾在傳統醫藥領域展開合作,中老專家合作編寫並出版《老撾草藥典(第一卷)》,目前中老雙方正在進行第二卷的編寫工作。她表示,廣西藥用植物園還邀老撾、越南等東盟國家學者赴廣西進行短期工作交流,實現互學共鑑。

多次赴廣西藥用植物園參與培訓的老撾學員卡攀表示,赴中國交流的東盟學子逐年增多,令他印象深刻。在桂共事經歷,提升他掌握中藥現代化技術的能力,啓發他將老撾傳統草藥與中醫理論結合,探索跨文化醫藥研究新路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