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丨《你的顏色》:洋溢青春色彩的治癒之歌

館館

今年初在中國上映的動畫電影《你的顏色》用超能力的設定,爲外表平凡的女主角增添了獨特魅力。影片講述了高中生日暮竇子能看見別人內心的顏色,在她眼中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色彩,如光團般縈繞全身。這種能力時常帶給她驚喜,因爲從她的視角出發,世界有着更絢爛的美;但也帶給她難題,因爲她發現其他人並不能看見這些顏色。爲了不成爲同學眼中的異類,她開始隱藏自己的不同。

在旁人看來,竇子對學姐作永君的好感來得很突然。她倆唯一的交集就是體育課上作永君傳球時不小心砸暈了竇子。但只有竇子自己知道,從看到作永君的第一眼,她就被從未見過的奪目的藍色所吸引,只是她不敢主動結識作永君,所謂的被球砸暈其實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那抹藍,幸福到發暈。

但竇子還沒來得及和作永君成爲朋友,小君就已經匆匆退學。後來竇子找遍了全城,纔在一家偏僻的白貓堂書店與她重逢。這間小小的書店不光連接了久別的竇子和小君,還在她們略顯尷尬的社恐寒暄中強行加入了一個陌生人——誤以爲她們在組樂隊於是鼓起勇氣想要加入的路易。正愁找不到下個見面契機的竇子,一看到路易有着讓人寧靜又舒適的綠色,就順勢答應了下來。於是,三個剛認識的高中生就這麼莫名其妙又躍躍欲試地開始了組建樂隊之路。

能看到每個人身上的“色彩”是竇子區別他人的獨特能力,也是本片獨樹一幟的看點。動畫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在畫面中加入大量的顏色作爲角色內心的意識流表達,讓顏色成爲了情緒的顯化。當竇子開心時,畫面會變得五彩斑斕,輕柔又絢爛;當她難過時,如聽到小君退學的消息,她就成了褪色的石膏人。

主角團三人的顏色也經過了精心設計:小君的藍,凝結了她的沉靜理智和隱藏的憂鬱,其他人都不理解,身爲學霸,她明明有很好的未來,爲什麼突然退學。但對她來說,正因爲太明白身邊人對她的期望有多高,她的壓力才那麼大。她想從名爲期待的隱性囚籠中逃離,但逃離之後的她又感到茫然。

而路易的綠,象徵着平和與治癒,既契合他醫學世家的出身,也解釋了爲何竇子第一次跟他見面就對他放下戒心。竇子的室友就曾被她稱作“森林三姐妹”,綠色系是讓她感到熟悉的安全色彩。

主角竇子的顏色則成了全片最大的懸念,她可以看到所有人的顏色,卻唯獨看不見自己的。片名的“你”直譯爲“君”,《你的顏色》既是小君的顏色,也是一直讓人好奇的女主的顏色。設定中,竇子“看”見的顏色其實是人身上的光,於是看見他人顏色這一能力,本質就是在暗喻她善於發現別人的光芒。竇子之所以看不見自己,是因爲她總是忽略自己只會考慮別人,就連她對宇宙的幻想裡,也都是把小君比作太陽,在最重要的中心位置閃爍。而她自己只是圍繞太陽旋轉的小行星,黯淡無光。

直到認識了小君和路易,她自認學得差最終半途而廢的芭蕾舞受到了誇讚,她覺得還沒入門的鋼琴技術居然可以撐起樂隊演奏……有了朋友的鼓勵和表揚,竇子正視了自己的優點,才終於看清自己的顏色,原來她和太陽一樣,是擁有滿滿生命力的紅色。

主角團三人的紅綠藍剛好集齊光的三原色,每個人都獨一無二,三色的重疊就是他們相遇地點,也是樂隊名白貓堂的白,預示他們的未來有着無限可能性。

其實在竇子顏色謎底揭曉之前,電影就有多次暗示,樂隊成立那天他們吃的冰淇淋就對應了各自的顏色。竇子小時候曾許願“想變成粉色”,長大後就真的成了她期待的粉紅色。

《你的顏色》畫風清新可愛,廣受好評,差評主要集中在故事的設定上。電影整體過於弱劇情,主角團之間所做的交友、練歌、演出等行爲在青春校園番裡也比較常見。但這種日常向的風格對於導演山田尚子的受衆來說或許正中下懷,她的前作《利茲與青鳥》也是類似的觀感,沒有強情節衝突,單純憑藉細膩柔和的情感流動來打動人心。

青春的緣分就是這麼簡單,忐忑和煩惱都如此細小。竇子最大膽的違紀行爲也不過是裝病不去春遊,偷偷帶小君回寢室留宿。而路易一句“我可以加入你們嗎”的提問,就用盡了自己畢生的勇氣。他們的故事不夠跌宕起伏,也不熱血沸騰,會衝動也會後悔,很多壓力甚至源於自己幻想出的恐懼。

竇子以爲大家都不會接受她能看見顏色的能力,隱瞞自己的不同讓她一直有心理包袱。她和室友關係很好,但一到宿舍的畫面,她總是一個人被分割構圖。直到被困島上的那一晚,她鼓起勇氣把自己的秘密告訴了小君和路易,來自他人的善意理解讓她豁然開朗,她和別人之間的心理隔閡也從此消失無蹤。

許多曾經不敢攀爬的山峰,越過之後才發現原來只是一個小土坡。這些輾轉反側的青春期小困擾,在成年人眼中略顯青澀無聊,但對少年人卻是酸澀得恰好。青春如此,《你的顏色》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