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1情況恐失智症前兆 研究:確診前12年就有預警
許多人都會將視力退化視爲自然老化,但醫師引述研究一項大型研究指出,視覺敏感度的下降可能是失智症前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會將視力退化視爲自然老化的現象,但醫師引述研究一項大型研究指出,視覺敏感度的下降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且在確診前長達12年就已顯現,爲早期診斷提供了新契機。
神經科專科醫師王培寧於粉專撰文指出,該研究針對英國諾福克地區8千623位健康民衆進行長期追蹤調查,盼能透過早期視覺測試,找出預測失智症的潛在指標。最終,共有537位參與者罹患失智症。
王培寧接着說,研究初期,參與需在隨機點陣中辨識出逐漸浮現的三角形。結果發現,未來發展爲失智症的參與者,其對視覺刺激的反應顯著較慢,顯示在視覺敏感度上存在缺陷。從進一步的數據分析證實,視覺敏感度下降與未來失智症風險密切相關,反應速度較慢被視爲一個可量化的預警指標,且其預測效力提前12年就偵測到潛在的認知衰退趨勢。
王培寧表示,研究人員推測,阿茲海默症相關的類澱粉沉積可能影響大腦中負責視覺處理的區域,進而引起視覺敏感度下降。隨着病程進展,影響範圍逐漸擴大至記憶區域,這也解釋了爲何視覺缺陷能夠比傳統記憶測試更早預警失智症。
除了反應速度變慢,王培寧說,研究亦指出,失智症患者在對比敏感度與色彩識別(尤其是藍綠光譜)上存在明顯缺陷。此外,眼動控制異常也可能是失智症早期的一個徵兆,這些發現皆提示視覺系統在認知衰退中的潛在角色。
王培寧還提到,另一個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跡象是眼球運動「抑制控制」的缺陷,患者似乎更容易被分散注意力的刺激所吸引,這也可能增加其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目前有研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此外,王培寧表示,研究還發現,失智症患者在處理新認識的人的臉孔時效率較低。一般健康者在與人交談時,通常會遵循從眼睛到鼻子再到嘴巴的掃視模式,以「印記」臉部特徵以便記憶。然而,失智症患者可能不會這樣做,這可能導致其更難認出剛見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