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排4小時等瞻仰教宗遺容 4.26喪禮130外國代表團參加
已故教宗方濟各的肖像,日前被投射到秘魯利馬「魔幻水環」的噴泉上。 (美聯社)
教廷24日表示,包括約「50位國家元首及10位在位君主」在內,至少有130個外國代表團將參加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6日的喪禮。方濟各21日安息主懷,享壽88歲。他的靈柩目前在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供民衆瞻仰遺容,26日則將在聖伯多祿廣場(Saint Peter's Square)舉行喪禮。
經官方確認,26日將出席教宗喪禮的政要包括美國總統川普伉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伉儷以及歐洲多國君主及政府首長等。亞洲國家方面,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伉儷亦將出席。
喪禮結束後,教宗的靈柩將送往他生前常去的羅馬聖母大殿(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接着埋入地下,墓碑僅簡單刻上「方濟各」的拉丁文Franciscus。
教廷發言人布魯尼(Matteo Bruni)宣佈,教宗方濟各墓最快將於27日上午對大衆開放。
成千上萬信徒爲瞻仰教宗遺容,第2天聚集在聖伯多祿大教堂排隊等候,約需等候4小時才能進入教堂,由於人潮衆多,聖伯多祿大教堂幾乎通宵開放。梵蒂岡稱,截至24日上午,已有約4萬8600人瞻仰遺容。
82歲的亞科瓦奇(Amerigo Iacovacci)表示,「我來到這裡,是因爲偉大的信仰將我與方濟各連結在一起…他是偉人,他是最不幸者的父親、受人忽視者的父親。」
法國致哀方濟各辭世,宣佈教宗葬禮當天降半旗致敬,然左翼人士批評此舉破壞「政教分離」原則,認爲政府對所有宗教有「漠視義務」,引發國內不小爭議。
法國曆史傳統上爲天主教國家,元首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與國內宗教領袖第一時間致意,巴黎聖母院也敲響88記鐘聲向教宗致敬。
如許多國家,法國總統府22日宣佈,26日教宗葬禮當天,公家機關建物外飄揚的國旗與歐盟旗幟將降半旗或用黑色緞帶綁住致哀。
然而這個決定遭到不少左翼政治人士批評,如生態綠黨黨魁彤德利耶(Marine Tondelier)、極左派不屈法國(LFI)重量級人士班巴爾(Manuel Bompard)等,認爲此舉破壞「政教分離」(Laïcité)。
法國降半旗僅以行政命令規定,並無更高法律規範。此前法國也曾以此舉爲多位國家領袖辭世悼念,如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及自家前總統季斯卡(Valéry Giscard d’Estaing)。
這也並非法國首次爲教宗辭世降半旗哀悼,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去世時,法國採取同樣方式。當時該決定也飽受砲轟,包括現任總理白鬍(François Bayrou),認爲此舉不符合法國區分宗教信仰與國家決策的原則。
教宗方濟各的遺體於年4月2 日安置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內,供人探視三天。 (美聯社)
一羣修女24日聚集在義大利羅馬聖伯多祿大教堂附近,等候瞻仰教宗方濟各遺容。(路透)
在義大利羅馬,大批民衆24日排隊瞻仰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教堂的遺容。(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