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6月登臺 80件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亮相
被譽爲英國最偉大畫家的威廉·透納,今年迎來250週年誕辰。爲紀念這位大師級人物,英國泰德美術館發起了「Turner 250」系列活動,其中包括史上最大規模的威廉·透納全球巡迴展覽「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繼摩納哥、上海站後,全球第三站將於今年6月27日至10月12日在中正紀念堂展出。展覽囊括素描、油畫、水彩等高達80件真跡畫作,全面體現素有「光之畫家」美名的威廉.透納一生精采的創作歷程。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臺,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作 6月中正紀念堂盛大展出。 圖/TATE提供
英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威廉.透納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一位風景畫家、旅行者、詩人兼教師,許多人認爲他是第一位現代畫家,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甚至稱他爲「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畫家」。
透納向來擅長通過對色彩及光線的卓越掌控能力,生動捕捉大自然的動態與力量,並啓發了莫內和法國印象派畫家。而他之所以如此非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有別於當時大多數藝術家都習慣在畫室裡創作,他很喜歡「戶外寫生」(en plein air,在大自然中直接作畫),而他一生使用了數百本素描本,創作了超過30,000件作品。
爲此,英國民衆更票選他作爲新版20英鎊紙鈔上的封面人物,充分體現了他作爲英國最受尊崇畫家的巨大影響力。特別是,透納在世時即創立了基金,主要在幫助貧窮藝術家,這也成爲泰德美術館成立英國最著名的藝術獎「透納獎」最重要原因。而在他逝世後部分畫作遺贈國家,大部分作品保存在泰德美術館。
威廉•透納《自畫像》,1799。 圖/TATE提供
全球之最!英國泰德美術館典藏透納鉅作
英國泰德美術館於1897年由利物浦糖商亨利‧泰德(Henry Tate)爵士創立,早年以國家藝廊的方向發展,至今在英國已有四座美術館的規模,包括歷史最悠久的泰德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 、英國北方藝術重鎮泰德利物浦美術館(Tate Liverpool)、深耕在地文化發展的泰德聖艾夫斯美術館(Tate St Ives)、以及人氣最旺的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等。
作爲英國最具代表性、參觀人數名列前茅的泰德美術館,其館藏涵蓋英國及西洋藝術史500年來的珍貴鉅作,其中尤以威廉.透納臨終捐贈的數百件油畫及上萬件水彩及素描作品最受矚目。
英國泰德美術館。 圖/TATE提供
七大展區一次爬梳最全面的透納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英國泰德美術館典藏展,以七大展區「英國風景」、「阿爾卑斯山」、「威尼斯」、「海上風暴」、「海天之間」、「歷史故事」、「崇高美學」,帶來80件貫穿藝術家整個創作生涯真跡畫作。同時爲了凸顯透納作品的劃時代,泰德美術館另精選近30件當代藝術家作品加入展出,打造最大規模、最全面的威廉.透納特展。
亮點1:始於英國風景
威廉透納因早期探索英國風景,而成爲大自然的觀察者,他詳細描繪了這些自然的景象,並使他聲名遠播。爲了真實捕捉環境的氛圍,透納經常沉浸在大自然中進行研究,不只將現場草圖、記憶和想像融入其中,並將這些元素變成了令人驚歎的畫作。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懸崖上的城堡廢墟風景畫》,1792。 圖/TATE提供
亮點2:走入山間
透納在1802 年第一次遊歷歐洲時,立即受到阿爾卑斯山的壯麗景色強烈吸引。他開始穿越山脈進行探險,並使用素描和水彩畫直接記錄他的經歷。透納同時對山脈獨有的光線與氛圍十分着迷,他觀察雪、水和天空的色彩反射,完成了數千項基本元素研究,運用出人意料的大膽色彩,創造出引人注目的效果。他對光線和色彩的掌握,啓發了莫內和法國印象派畫家,而他的創新手法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創作。
威廉•透納《布魯嫩,從琉森湖的視角:樣本研究畫》1843。 圖/TATE提供
亮點3:歷史故事
透納身處的十八世紀,認爲栩栩如生地呈現神話或聖經故事的畫作,是高雅藝術中最尊貴的形式,其畫風大多偏向如詩如畫的古典主義風格。而透納卻開創出獨特的新局,他採用古典場景,運用創新的繪畫技巧呈現出不會太理想化、在情感上更具感染力,且符合新興品味的畫作,不僅獲得同時代人們的讚賞,甚至讓之後數個世紀的觀賞者也驚歎不已。
威廉•透納《阿波羅和達芙妮的故事》1837。 圖/TATE提供
亮點4:威尼斯:壯麗的城市
在衆多以威尼斯爲主題創作的藝術家中,透納是少數幾位可以將這座壯麗水上城市的獨特氣質,找到情感共鳴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藝術生涯因其成就和創新而引人注目,而他所描繪的威尼斯畫作在第一批觀衆參觀後,立即被認定爲他最神奇、最亮眼的作品之一。直至今日,透納的視角依然別具意義,它表達出威尼斯的美麗與哀愁,以及面對大海吞噬的恐怖威脅。
威廉•透納《威尼斯-安康聖母大教堂》1844。 圖/TATE提供
亮點5:海上風暴
在透納的作品中,海景畫佔了一半以上,包括捕鯨船、漁船、沉船和戰爭的畫作。這些是他最具爆發力、最令人回味的作品。他在畫中捕捉了海洋的危險,以及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與無力。
威廉•透納《好棒啊!厄瑞波斯號捕鯨船!又一條魚!》1846。 圖/TATE提供
亮點6:海天之間
透納不僅在畫作中體現大自然的偉大力量,更強調其具有詩意和催眠的特質。他在海洋與天空的描繪中,將飄渺的雲彩、充滿能量的浪花、和洶涌的海浪等細節,進行了數百次近距離研究,若將這些細節放在一起觀察,便可看出透納對海洋和天空最深的敬畏感。
威廉•透納《藍色瑞吉山之日出》,1842。 圖/TATE提供
亮點7:大自然的崇高美學
透納在晚年時期創作了許多純粹描繪光線和氛圍元素的畫作,此類抽像作品包含極少的具像或地形元素,甚至在當時被認爲是「未完成的」作品。然而,從透納工作室中保存此類的作品數量來看,他已經將這些件品完成到令他滿意的程度。這些體現透納晚期風格的作品,爲他贏得現代繪畫先知的美譽。
威廉•透納《三個海景》,1827。 圖/TATE提供
此外,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Elizabeth Brooke)亦提到,泰德美術館從未一次出借數量如此龐大的透納作品,讓這些畫作與近30件頂尖當代藝術作品一同展出更是一大挑戰,其中最受矚目的展品之一《藍色瑞吉山,日出》在巡展結束後,將會回到泰德美術館封存10年,藝術迷千萬不要錯過這次機會一飽眼福。
圖/聯合數位文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