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賞花經濟”綻放文旅發展新活力
3月11日,在商城縣金剛臺西河景區內,上萬株野櫻花進入最佳觀賞的盛花期,綿延的野櫻花海如粉白雲霧般傾瀉山谷,遊人穿行在山水小徑之中,宛若步入水墨丹青世界。而在30公里外的馮店鄉螺絲畈村萬畝野櫻也競相綻放,與金黃的油菜梯田和青瓦白牆的傳統村落交織,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引來大批攝影愛好者和遊客拍照打卡,成爲山野間的“生態客廳”。
在城郊的灌河生態文化園中,2000餘株紅梅臨水照影,爭奇鬥豔,與園內亭臺樓閣交相輝映,成爲市民“半小時賞花圈”的休閒地,每日吸引上千人遊覽觀賞。據該縣文旅局統計,3月以來全縣接待遊客量增長150%,“以花興業”的綠色發展路徑正煥發蓬勃生機。
近年來,商城縣依託“紅”“綠”的生態基底,着力打造高質量全域旅遊示範區,以黃柏山、金剛臺、湯泉池、石鼓山等景區爲核心,打造50公里精品旅遊環線,沿途串聯灌河源、仙石谷、臥龍灣、裡羅城、思鄉谷等十幾個景點,編織“快進慢遊深體驗”文旅網絡。其中思鄉谷千畝櫻花、臥龍灣高山杜鵑、桐花谷萬畝桐花、連二塘千畝荷塘、白沙嶺萬畝油茶花、灌河梅園等,成爲該縣文旅網絡中的新寵。每到花期時節,層林盡染,吸引了八方遊客,徜徉花海,“賞花經濟”可持續一整年熱度不減。
“以花爲媒”扮靚了鄉村,也讓鄉村成爲了知名的旅遊目的地。該縣在提升遊客賞花體驗的同時,還糅合了時下流行的文旅元素,營造“賞花+露營”“賞花+市集”“賞花+非遺”“賞花+研學”“賞花+美食”等多元消費場景,推出一系列融“吃喝玩遊樂購”於一體的多元項目,深入挖掘本地花卉資源,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賞花旅遊品牌,實現“風景”變“錢景”“顏值”變“產值”,真正讓“賞花經濟”爲商城縣鄉村旅遊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來源:商城縣委宣傳部 作者: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