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劇變恐誘發中風!國衛院:2天內差到6度風險增2倍

氣溫劇變恐誘發中風!國家衛生研究院今日(14)公佈,以國內橫跨20年、約110萬例初次中風個案,與氣候紀錄進行分析,發現2日內氣溫驟升、驟降,以及單日氣溫過高、過低,皆會提高中風風險超過2倍。(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國家衛生研究院今日(14)舉辦記者會,說明氣溫急速變化與中風風險關係。(李念庭攝)

氣溫劇變恐誘發中風!國家衛生研究院今日(14)公佈,以國內橫跨20年、約110萬例初次中風個案,與氣候紀錄進行分析,發現2日內氣溫驟升、驟降,以及單日氣溫過高、過低,皆會提高中風風險超過2倍。本研究今年4月發表於國際醫學權威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Western Pacific》。

根據2012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1990~2010年「中風」爲第二大常見死因,20年間中風發生率、死亡率都大幅增加。臺灣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中,腦心血管疾病也持續位居第4名,每年約2萬人發病、1萬人因中風死亡。

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吳威德說明,全世界氣溫急速變化,出現寒害、熱浪等極端氣候,對心血管造成各式衝擊。高溫會造成脫水、缺水,血液濃稠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產生缺血性中風;低溫同樣易導致缺血性中風,以及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管破裂而出現出血性中風。

研究團隊運用健保資料庫,分析2001至2020年20年間,超過110萬名首次急診中風患者資料,並以2日內氣溫變化作爲分析基礎,同時考量空氣污染、降雨等環境因子。吳威德表示,2日內氣溫變化是以2日內最高溫減掉最低溫,並運用病例交叉研究法,也就是以發病當天氣溫與發病3周、5周前比較。

研究結果指出,當2日內氣溫驟升超過6度,缺血性中風風險提高超過2倍,高風險族羣如長者、慢性病患者須留意,驟升超過16度,風險則達新高峰,一般民衆都要小心;2日內氣溫驟降超過14度,對缺血性中風有些微影響,出血性中風提高2倍風險。此外,超過35度的極端高溫與低於16度的極端低溫,也分別會影響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風險皆增加超過2倍。

吳威德表示,中風除了對健康造成影響,對失能、家庭、生活也都會產生衝擊。國人低溫時會多穿衣服、保暖進行自我防護,但對高溫則較無警覺,此研究顯示低溫、高溫、劇烈溫度變化,都會對心血管健康構成威脅。尤其臺灣邁入超高齡,老化社會對氣候變化更爲敏感,提醒高風險族羣,如長者、慢性病、獨居、居家保溫與通風不良者,須留意氣溫變化,預防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