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理髮攤,讓理髮迴歸簡單與純粹

海報新聞評論員 朱延魯

最近幾天,煙臺街頭趙愛華老人的五元理髮攤受到廣泛關注,並收穫了網上網下的一片讚譽。在網友們的好評聲中,有的是被老人十幾年收費價格不變的堅守所感動,有的是被其嫺熟精湛的手藝所折服,還有的是被其周到熱情的服務所“圈粉”。甚至有網友感慨,這個小小的理髮攤,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次次平價的理髮服務,還有十幾年如一日的價值堅守,以及人與人之間相互體諒幫助的溫情與善意。

的確,在物價普遍上漲的潮流中,能夠堅持十幾年理髮價格不變,且男女老幼一個價,實屬難得,而理髮師趙愛華老人樂在其中,則更加彰顯其可貴之處。其實,像趙愛華老人這樣的平價理髮攤,並非首次受到公衆關注與稱讚。之前,日照市嵐山區宋常君經營的“5元理髮店”,也曾因其精湛的手藝與實惠的價格廣受好評,宋常君本人也因此登上了2024年第四季度的“中國好人榜”;陳登柱在濟南市天橋區開設的“橋下發廊”,同樣是5元的理髮價格,同樣受到了顧客們的廣泛認可。

與這些屢屢受到顧客認可與好評的平價理髮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理髮市場上那些看起來比街頭巷尾的理髮攤高大上很多倍,卻充斥着各種消費套路與陷阱的“理髮刺客”們。這些理髮門店爲了追求更多收益、更高利潤,挖空心思精心佈局,有的是通過“免費體驗”“低價優惠”等噱頭吸引顧客進店,一旦顧客坐上理髮椅,包括理髮師在內的店員便開始推薦各種高價套餐與服務;有的則是在正常理髮過程中,以顧客髮質差、難以達到理想造型等爲由,誘導顧客升級服務,而與服務同步“升級”的,則是顧客的消費賬單。更有甚者,一些理髮店還存在強制消費的亂象,嚴重侵害着理髮顧客的合法權益。

退一步講,即使沒有這些亂象的理髮店,近幾年,顧客理髮的收費價格也是節節攀升,就連最基礎的洗剪吹,動輒就要幾十元,稍微修一下造型,就需上百元不等。這樣的價格,對很多消費者特別是那些低收入人羣而言,顯然已經造成經濟負擔。不可否認,與平價理髮攤相比,寬敞明亮的理髮店運營成本更高,而且理髮市場收費價格的整體上漲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廣大消費者對包括五元理髮攤在內的衆多平價理髮攤的關注與讚譽,除了是對理髮師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向理髮市場傳遞着一種渴望與期待,那就是在消除“理髮刺客”行業亂象的同時,能夠讓理髮市場整體的收費價格迴歸合理區間。因爲只有這樣,廣大消費者才能享受更加透明公平的理髮服務,整個行業才能實現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