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標N次!北市音圖中心預算飆至114億 今預算案修正通過
臺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爲臺灣首座結合音樂廳與圖書館的文化新地標。(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臺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歷經多次流標,動工之路遙遙無期,北市文化局考量物調指數、市場案例照價等因素,將工程費預算從71.6億元追加至114.9億元,共增加43.3億元。議員24日要求相關局處檢討,並要確保不會再追加預算。文化局長蔡詩萍表示,追加後近市場行情,流標機率不高,今預算案修正通過,若經議會大會表決通過,預計7至10月完成招標。
前臺北市長柯文哲任內規畫興建音圖中心,爲臺灣首座結合音樂廳與圖書館的文化新地標,經評估選定北市大安區信義路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舊址作爲音圖中心興建基地,基地面積2萬4200平方公尺,需求樓地板面積8萬9800平方公尺。
臺北市議會教育委員會今審查音圖中心新建工程修正總工程經費案,文化局參酌物調指數以及目前市場相關案例及廠商回饋,原審定總預算金額爲71.6億元,希望追加43.3億元預算至114.9億元。
蔡詩萍表示,流標主要有3大原因,包括原預算與市場行情差距太大、物價從疫情後漲幅過大、高科技產業缺工等,臺北市長蔣萬安面對流標強調「就是要解決問題」,市府曾討論是否只選擇興建其中1個設施,但此舉會導致另一方失望,且需全部重新規畫設計。蔣萬安最終決定,面對預算不足要跟議會溝通,且蔣萬安清楚該案不會在他任內可以看得到,但堅持這要「交棒」,努力向前推進。
臺北市議員闕枚莎表示,她相當擔心局處在追加預算時,若沒有考慮周全,即使追加預算還是不足,到時更難標出去,還要說服議員追加預算,恐怕會更辛苦。
蔡詩萍指出,因歷經流標,市府辦理3次工程經費公開徵求,還有訪商作業,共有8家次廠商,最終有5家廠商參與,確認了現行報價是「市場上比較可行」且「非常有機會可以招標」的價格,5家廠商表示該價位可以考慮,預估流標機率不高,目前僅需增加預算。
臺北市議員趙怡翔表示,該案本來是今年要完工,目前卻還沒發包,市府要檢討爲何至今還要追加預算,更指會議資料中的大事紀都是公開的程序,包括送審、執照申請、督審,卻欠缺檢討內容,包括柯文哲在2022年要求研考會提出針對全案的檢討,列出每階段決策與執行的錯誤事項。
趙怡翔要求,相關局處要把大事紀的時間序多加釐清,尤其是內部的決策過程,包括預算上的調整等,給市民清楚交代。
蔡詩萍對此迴應,會再弄清楚並補充內容。今預算案修正通過,若經議會大會表決通過,預計7至10月完成招標,工程爲期5年,目標是在2030年6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