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呼籲實現了!
聽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北城小學黨總支書記張淑琴覺得,十多年來的呼籲正在一點點實現。
作爲連任4屆的“老代表”,張淑琴非常清楚,在代表委員們不斷呼籲下,我國學前教育從“普及”到“普惠”再到“逐步免費”的道路,已跨越十餘載。
“2008年,我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時,就收到很多‘入園難、入園貴’的反饋。”張淑琴開始了廣泛調研。2010年全國兩會,她提出了關於制定學前教育法的議案。
以此爲起點,學前教育正式駛入“普及普惠”的發展軌道——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發佈,最早明確了“普及學前教育”的發展任務,同年,國務院出臺《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正式提出“普惠性”這一說法;2018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的目標;2020年,《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辦法》出臺,“普及普惠”成爲政府考覈的“硬指標”。國家通過實行四個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基本解決了“入園難”問題。
最新的標誌性節點在2024年11月,學前教育法正式通過,以法條形式固化了“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目標,並提出“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推進免費學前教育”。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參與學前教育法二審時,張淑琴發現:“大家對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的成效都給予一致的、高度的認可。”
作爲立法推動者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用數據來佐證:“黨的十八大以來,學前教育得到歷史性的快速發展。2023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1.1%,比2013年提高了23.6個百分點。可以說,學前教育是教育領域發展最快、老百姓幸福感增強最顯著的學段。”
邁向“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是國家對於學前教育發展作出的新的重大制度安排。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強化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健全學前教育保障機制作出專門部署。在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首次將“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範圍”納入國家教育發展戰略。
“不斷強化學前教育公共屬性的背後,體現了黨和國家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發展教育,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生、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張志勇說。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有着深遠意義。張志勇表示,從教育角度看,學前教育從普及到免費,實際上是要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學前教育,促進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從人口角度看,這是降低生育養育成本的重大舉措。從經濟角度看,已有很多研究證明,學前教育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學段。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試院院長、雅安市雨城區第二中學校長庹慶明從義務教育的“先例”裡看到:“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使國家人口素質得到了全面提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形勢下,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將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更加堅實的人才基礎。”
毫無疑問的是,“免費”是民生負擔的減法,同時也是國家和政府責任的加法。
“一是堅持統籌實施,試點先行。二是加大投入,強化保障。三是確保切入點切實可行,順利起步。例如,可以從‘一年免費’開始探索,可以從‘特殊困難羣體免費’開始,也可以從免餐費、保教費等具體項目開始,降低政策落地難度。”張志勇說。
交流中,代表委員在喜悅之餘更有一個共識:“免費”之路走到今天,依然不是終點。
“從1985年國家首次提出‘有步驟地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到義務教育基本普及、全面普及、基本均衡,再到如今進入優質均衡發展階段,我們走過了40年。”張志勇說,“今天,學前教育從‘普及’走向‘免費’,進一步強化了其公共服務屬性,是學前教育進入高質量屬性新階段的重要標誌。”
“未來,要加大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性投入,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佔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還要加強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不能盲目追求免費,影響高質量發展。”張志勇說。
“要推動幼兒園科學管理、要提升教師隊伍能力素質、要推進科學保育……總之,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張淑琴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林煥新)
作者:林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