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檢員人力荒 學者:編制是主因

專門揪企業違法的勞動檢查員,高壓力、高風險、高流動率,近年鬧人力荒。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門揪企業違法的勞動檢查員,高壓力、高風險、高流動率,近年鬧人力荒,勞動部職安署長鄒子廉說,初步規畫透過大數據分析、資料庫串連做事前準備,減輕同仁工作負擔,也會更着重檢查員的心理支持資源。

不過雲科大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助理教授、臺灣退休勞動檢查員協會理事長遊逸駿認爲,目前近半數檢查員爲聘用人員,不具公務員身分,也不適用勞基法,薪資、升遷、職涯發展受限,是造成流量率高的主因之一,勞動部應爭取正式編制人力纔是正辦。

工作高壓、高危,薪資卻遠低於業界,危險加給又不如消防員,勞檢員人力嚴重不足,也讓工作負荷量加重,陷入惡性循環。據職安署統計,去年全國勞檢員編制員額一○三三人,在職僅八九○人,其中近半數爲聘用檢查員,空缺則有一四三人。近三年,年年人力不足超過一百人。

人力不足導致勞檢員業務量繁重,不少基層檢查員抱怨,勞檢員工作沒有比較輕鬆,加給卻遠不如其他類別公務員,且相對於勞動條件檢查員兩人一組的配置,安衛檢查員都是單兵作戰,遇衝突或危急只能自己想法子,也沒有公務車,大多數檢查員都是開自家車移動。

鄒子廉表示,行政院去年覈定勞檢員執行風險工作費,區分兩類風險程度,每月可分別支領五千、三千元加給。目前規畫透過大數據檢驗分析、資料庫串連,讓檢查員事前就能知道事業單位狀況,減輕現場工作負擔,也因爲檢查員執勤風險高,也會加強同仁的心理支持資源。

遊逸駿直言,檢查員是具備高度技術專業的工作,唯有當國家先將檢查員視爲專業技術人才,事業單位纔會懂得尊重檢查員,而不是把檢查員當作找麻煩的小公務員。且勞動部應爭取爲正式編制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