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落實公職赴陸交流揭露制度 宗教團體也要建立

賴清德總統今天在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舉行記者會,將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站回第一線。記者潘俊宏/攝影

賴清德總統今在國安高層會議後舉行記者會,提出臺灣當前所面對的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以及17項因應策略,其中包括,落實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赴陸交流,以及內政部應建立宗教團體等公益組織赴陸交流之揭露制度,以防杜中國的干預與統戰。

因應中國藉兩岸交流對臺灣社會統戰滲透的威脅,賴總統指出,鑑於赴中國旅行風險愈來愈高,相關機關要提高國人赴中國旅遊風險意識,持續加強公衆溝通,並落實各種登錄制度,減少赴中國旅行的可能意外及風險。

賴總統並指示,落實中央及地方各級公職人員赴中國交流的揭露制度,從行政官員到民意代表,從立法委員到村裡長,皆應將交流資訊公開化、透明化,以向國民負責。內政部也應建立宗教團體等公益組織赴中國交流之揭露制度,以防杜中國的干預與統戰。

在對陸人士來臺交流風險管理方面,賴總統表示,中國人士來臺的審查及許可,應以「進行正常兩岸交流,以及對等尊嚴的官方互動」爲範圍,並應將兩岸情勢變化等相關因素納入考量。同時,應嚴格限制具有統戰背景的中國人士來臺,以及禁止中國人士來臺進行具統戰性質的活動。

賴總統表示,兩岸交流要避免受中國政治干預及衍生國安風險。包括宗教、文化、學術、教育等交流案件之審查及管理,應本於「去政治化」、「去風險化」原則,讓民間交流盡量單純化,符合推動健康有序交流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