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與癌症,究竟讓我該多懼怕

嗯,“一月戒酒月”轟轟烈烈地開始了。上週,衛生局局長維韋克·穆爾蒂博士呼籲在酒精標籤上添加癌症風險警告。雖然飲酒有害並非秘密,但衛生與公衆服務部的新諮詢報告所引用的研究顯示,飲酒與至少七種不同類型的癌症有關,包括乳腺癌、直腸癌、肝癌、口腔癌、食道癌、喉癌和聲帶癌。即使是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所定義的適度飲酒量爲女性每天一杯,男性每天兩杯,也不能讓您免除風險。“很多人認爲,只要他們的飲酒量在現行指南的限制範圍內或低於限制範圍……就不會對他們的健康或幸福構成風險,”穆爾蒂博士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但數據表明,對於癌症風險並非這樣。”

該諮詢報告指出,在美國,酒精是導致癌症的第三大可以預防的原因,排在菸草和肥胖之後,每年導致約 10 萬例癌症病例和 2 萬例癌症死亡;去年 9 月,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發表了一份報告,將飲酒致使 50 歲以下成年人乳腺癌和直腸癌發病率上升的因素之一。一項2020 年的研究發現,對於女性來說,每週飲酒少於一杯的人患酒精相關癌症的風險爲 17%,每天飲酒兩杯的人則上升至 22%。同時,男性的風險分別爲 10%和 13%。儘管飲酒與癌症之間的聯繫幾十年來已有充分記錄(自 1988 年以來,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酒精飲料列爲致癌物),但公衆對其的認識一直較低,即使Z 世代逐漸遠離飲酒文化,對清醒好奇的興趣增加。The Cut 採訪了三位專家——洛杉磯雪松西奈醫療中心塞繆爾·奧辛綜合癌症研究所的流行病學家簡·菲格雷多(Jane Figueiredo)博士; 約翰霍普金斯金梅爾癌症中心和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腫瘤學家和流行病學家奧蒂斯·布勞利(Otis Brawley)博士; 以及西奈山專門研究肝臟疾病的胃腸病學家弗朗西斯·李(Frances Lee)博士,以更好地瞭解我們應該對飲酒和癌症有多擔心。

人們似乎對衛生局局長呼籲在酒精上添加癌症警告標籤感到非常震驚,但酒精與癌症的聯繫並非新鮮事——這是我們幾十年來就知道的。您認爲爲什麼這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我認爲普通人對酒精與肝臟疾病和肝癌的關係有更多的瞭解,但飲酒與如此多的癌症有關這一事實令人們感到驚訝——並促使他們更認真地反思自己的飲酒行爲,”菲格雷多博士說。“由於飲酒在文化上被廣泛接受,有時甚至是大量飲酒,酒精的健康風險沒有得到足夠強調,”李博士說。

爲什麼我們直到現在才考慮在酒精上添加警告標籤?

“我希望它能早點出臺,”李博士說,她補充道,自疫情以來,她看到與酒精相關的疾病有所增加。

“我懷疑,過去這一直是個政治上的燙手山芋,”布勞利博士說,他表示,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過去曾討論過發佈一份關於酒精與癌症關聯的聲明,不過這些討論從未有結果。

“我懷疑外科醫生總長髮表聲明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爲外科醫生總長要離職了,但這只是我的猜測,”他說。

我們現在也有比以往更多的科學證據表明了酒精對健康的風險。

幾十年來,研究表明適度飲酒風險不高,甚至可能對健康有益。較新的研究表明,即使適度飲酒也沒有益處。

菲格雷多博士說,關於酒精所謂的健康益處的舊信息,比如紅酒化合物對心血管的益處,“有些誇大了。”她補充道,“人們長期以來一直享用的事物是有其合理性的。”

爲什麼人們對酒精會致癌的認識如此之少?

菲格雷多博士說,甚至就連 美國癌症協會有關飲酒的指南——最好不要飲酒,但飲酒者女性應控制在一杯以內,男性應控制在兩杯以內——也會讓人覺得情況沒有那麼嚴重。此外,飲酒文化如此普遍,這讓控制飲酒量變得困難。李博士說:“自從禁酒令實施以來,就沒有人倡導戒酒了。它不像菸草那樣,有一個明確的反派。”

不管怎麼說,適度飲酒的指南到底意味着啥?每天喝一杯跟一週都不喝,然後在週五喝三杯比起來怎麼樣?

這沒啥意外的,不過暴飲——藥物濫用和精神健康服務管理局將其定義爲女性一次飲酒四杯或更多,男性一次飲酒五杯或更多——肯定對你沒好處。布勞利博士說:“我們當然知道,即使不是因爲癌症,比如肝硬化,暴飲也是不好和不健康的。”

但是,據菲格雷多博士說,關於飲酒頻率和飲酒總量所產生的影響,還有更多研究得做。與此同時,減少飲酒量永遠都不會有壞處。她說:“我們現在可以說,無論你的飲酒習慣如何,減少飲酒量都會降低風險。”

真的存在任何安全限度嗎?

就癌症風險而言,不存在安全限度,或許根本就沒有。但專家強調,重要的是要意識到自己所承擔的風險,想要完全避免是不太現實的。“我覺得涉及到人的時候,咱們得現實點兒,對吧?畢竟咱們又不是機器人。”李博士說。“坐公交車去某地有風險,旅行和只是待在家裡也有風險,而且不管咱們承不承認,這些風險咱們都得擔着。我認爲我們都必須以這種方式考慮酒精——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新的。”

按照布勞利博士的說法,要想從您所處的環境中清除所有致癌物,從空氣污染到加工肉類,這是不現實的,在可能的情況下控制對它們的接觸會更好些。“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能達到的程度了,”他說。“確保人們意識到這些東西是有害的,然後他們自己做決定。”

我們知道 Z 世代已經減少飲酒了。您希望這會怎樣改變飲酒文化呢?

“我很反感用‘負責任飲酒’這個表述,但我真心希望狂飲的現象能有所減少,”布勞利博士說。“有些人非常願意承認烈酒會致癌,可當我們提及啤酒和葡萄酒時,他們卻大爲震驚。”菲格雷多博士發現,圍繞“一月戒酒”的討論愈發頻繁,這是個不錯的現象;這是嘗試減少飲酒量的有益途徑,能帶來比如改善睡眠、提升精力以及可能減輕體重等好處。另外,她說,想想經濟方面的好處。“不喝酒就能省錢呀。”菲格雷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