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警告:關稅無法解決貿易失衡,穩定幣或干擾金融穩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賴鎮桃報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出警告,關稅不是解決全球經濟失衡的辦法。

7月22日,IMF發佈了2025年《對外部門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全球30個主要經濟體(經濟產出總和約佔全球總產出的90%)的貿易狀況進行了最新評估。

報告發現,2024年,全球經常賬戶差額與世界GDP之比大幅擴大了0.6個百分點,扭轉了自2008-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收窄的趨勢。報告認爲,對各個經濟體來說,過大的貿易逆差和順差都可能引發風險。

報告指出,2024年美國貿易逆差擴大了2280億美元,達到1.13萬億美元,這反映出美國國內宏觀經濟的失衡。但是,關稅壁壘對於改善貿易失衡的作用微乎其微。IMF警告,貿易戰的進一步升級可能會對全球宏觀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短期內,更高的關稅將減少全球需求,並通過推高進口價格來加劇通貨膨脹壓力。

長期來看,IMF也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表達了擔憂。報告認爲,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升級,可能會引發國際貨幣體系的變動,進而有可能破壞金融穩定。

首先,保護主義爲全球的雙邊貿易、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流動覆上陰影,這最終可能導致國際貨幣體系朝割裂、碎片化的方向演變,將會加劇全球金融波動並造成更嚴重的資源錯配。

其次是美元的匯率風險。今年1月以來,美元貶值了8%,這是自1973年以來最大的半年度跌幅。IMF承認美元還會繼續佔據主導地位,但近期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加上潛在融資緊張的威脅、美國債務水平上升以及美元資產囂張特權減弱,可能已促使部分全球投資者重新評估美元風險敞口的水平。

此外,IMF也關注到了近期穩定幣的發展。報告指出,跨境交易和支付手段的創新,如美元穩定幣的崛起,可能會加強美元的主導地位,但也可能會帶來金融穩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