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出征AIT 青鳥迷失理智(潘威晨)
美國在臺協會(AIT)23日在臉書PO出處長谷立言和立院副院長江啓臣合照,遭網友出征,江啓臣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尊重AIT。(本報資料照片)
青鳥又出征了,這次的箭頭,竟直指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谷立言,只因他在臉書上發了一張與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的合照,並肯定江副院長在國會外交上的表現,雙方更深入討論了美臺共享的安全與經濟利益。
這樣的理性外交互動,本應是臺灣對外戰略的正向示範,卻成了側翼眼中的「叛國行徑」。留言串中不乏「AIT改叫CIT(中共國在臺協會)好了」、「跟共匪仔合照,有失身分」、「國民黨親中反美,AIT怎麼還跟他們互動?」甚至連處長都被青鳥冠上「被共產黨騙」的荒謬帽子。這不是監督,是情緒勒索;不是討論,而是肆意攻擊。
我們不禁要問:「當臺灣的友邦與反對黨互動,都能被視爲『賣臺』、『共匪附體』,這樣的輿論環境,還能留下幾分理性討論的空間?」AIT明確指出,美國致力於與臺灣各界政治領袖互動,期待下週由江啓臣副院長率領的跨黨派立委訪美行程,以推動臺美雙邊合作邁向更安全、安穩、繁榮的方向,這樣的友好交流,究竟犯了什麼罪?
青鳥的雙重標準,早已成爲公共討論的毒瘤。當他們支持的政黨與AIT互動,就是「外交成果」;而當在野黨受到同樣禮遇,就變成「親共滲透」。一樣的行爲,兩種標準,這不是進步,而是倒退,是用「愛臺灣」之名,行思想審查之實。
我們該捫心自問:臺灣的對外關係是否只能有一種聲音?國會副院長與AIT見面、代表跨黨派國會訪美,本該是民主多元與對外連結的象徵,卻被側翼輿論操作成「叛徒」、「共匪」,這不是政治批判,而是網路獵巫。更該擔心的是:當連AIT這樣的長期盟友都被側翼羞辱與質疑,美國是否會重新評估「臺灣言論自由」的真義?
民主不是靠一羣出征者維持的,而是靠能夠容納不同政治光譜、理性辯論的社會風氣來實踐。當側翼將所有異見抹成「親共」、「叛國」,這不只是國內意見壓迫,更是在對外關係上自毀長城。青鳥們該清醒了。美臺關係不是你們的玩具,也不是你們可以情緒綁架的戰場。外交不是選邊站,而是合作與對話。否則,最終會讓臺灣成爲連朋友都難做的孤島。(作者爲碩士研究生)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