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民調:一國兩制、人權自由評分跌 部分議員只懂追捧中
香港民調顯示,許多「一國兩制」的指標都呈現下滑趨勢。圖爲香港地標國際金融中心大廈及維多利亞港兩岸高樓聳立資料圖。(中新社)
香港「民主思路」發佈新一輪「一國兩制」評分,其中不僅「一國兩制」指數微跌、「高度自治」、「人權自由」及「內港關係」的評分也都在下跌。受訪者對港府滿意度下跌,對香港立法會普遍不滿。
「民主思路」委託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在今年1至2月期間隨機抽樣訪問逾千名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並運用九個國際智庫編制的長期追蹤指數,得出「一國兩制」指數。
「民主思路」12日發佈新一輪「一國兩制」指數,以10分爲滿分,有6.14分,比上一輪6.17分輕微下跌,結束自2021年起連續上升的趨勢。在「高度自治」、「人權自由」及「內港關係」(即大陸與香港關係)的評分都有下跌,在國際評價方面,「公民權利」及「民主發展」評分亦下跌,只有「經濟開放」評分輕微上升。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潘學智說,「言論、結社、集會自由」及「民主政制發展」的評分,分別下跌5.2%及3.4%,跌幅最大。近半年香港社會運動案件進入結案階段,勾起市民對政治紛爭的回憶,加上記者協會主席鄭嘉如懷疑因爲參與工會被解僱,影響市民觀感。
調查中顯示,42.3%受訪市民對香港政府表示「滿意」,較上一輪下跌2.1個百分點,與不滿意政府的市民佔比相約。受訪者對香港立法會表現亦普遍不滿,只有29.4%表示滿意,超過48%表示不滿意。
調查亦顯示,自稱「溫和派」的市民人數增加1.6%,佔受訪者約八成;有67%受訪者認同「香港人」與「中國人」的雙重身分,當中18至29歲的受訪者,有76.1%認同,比半年前多3.6%。
現任行會成員兼「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稱,有市民反映不少議員的發言內容,只追捧中央政府言論,少有發表個人看法,在審議法例過程中亦顯得不熟悉議題,或未有積極參與,令市民質疑審議通過的條例,未經全面及足夠審查。被問及新一屆立法會應否「大換血」,他指要交由選民決定,但希望有更多不同範疇及有能力的人蔘選。
「民主思路」調查的國際評價方面,採用九個國際智庫來源,統計全球148個國家和地區有關支柱的相對水平,3項支柱評分以「公民權利」的跌幅最大,下降0.6%至6.22分;「經濟開放」有9.39分;「民主發展」的評分則有5.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