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錢方式無外乎優先和劣後!從Andy家寧看財富分配…「底層邏輯」揭示真相
家寧與Andy。照片/聯合報系記者梅衍儂攝影、擷自IG@andy1994x
近期,知名YouTuber「衆量級CROWD」的創辦人之一Andy老師,公開指控前女友家寧及其母親,稱自己在經營10年的頻道中被排擠,失去了對頻道的控制權,並被迫簽署股權讓渡書。
更令人震驚的是,家寧的母親早在五年前的4月1日,便申請了「衆量級」的商標註冊,進一步鞏固了對品牌的掌控。
在《底層邏輯》一書中,作者深入探討了財富分配的本質,指出:「勤勞能創富,但勤勞者能分到財富嗎?」這句話揭示了在許多合作關係中,勞動者雖然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由於缺乏對關鍵資源和權力的掌控,最終可能無法獲得應有的財富回報。
在「衆量級CROWD」的案例中,Andy老師每月僅領取5.5萬元薪資,與頻道可能產生的龐大收益形成鮮明對比。有分析指出,頻道10年來的總收入可能高達1.5億至5億元新臺幣,而Andy的薪資佔比甚至不到0.1%。
這正是《底層邏輯》中提到的「一切的分錢方式,無外乎優先和劣後」的體現。在這種分配機制下,掌握優先權的人往往能獲得更多的利益,而處於劣後地位的勞動者則可能被邊緣化。
此外,家寧母親提前申請商標註冊的行爲,顯示了對品牌控制權的前瞻性佈局。這也反映了在商業合作中,對無形資產的掌控往往決定了最終的利益分配。
《底層邏輯》強調,理解並掌握這些底層規則,才能在複雜的社會結構中立於不敗之地。
總而言之,「衆量級CROWD」的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僅有勤勞和努力並不足以保障應有的回報。唯有深入理解財富分配的底層邏輯,掌握關鍵資源和權力,才能真正實現財富的積累與自由。
(更多內容請參閱《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作者:劉潤)